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正在豫西大地迅速崛起。这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环境清秀怡人。她就是有着千年银杏故里、豫西百里煤城之称的“袖珍之城”义马市。建市31年来,16万义马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1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创造着奇迹:先后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郑汴洛工业走廊”重要组成城市……
在这座小城里,有一支秉承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信念的检察队伍。48名检察干警肩负“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情怀建设和谐的幸福家园,美丽的精神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以精神文明推进法治文明 义马市人民检察院争创全省文明单位纪实专题
义马市检察院内设个职能部门,现有干警49名。继2008年被河南省文明委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被河南省宣传部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被三门峡政法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三门峡市委表彰“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被义马市委表彰为“学习型党组织”以来,义马市检察院在新的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坚持结合检察业务搞创建,通过文明执法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以精神文明推动法制文明,以工作业绩检验文明创建成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2007年、2011年两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国家一级规范化检察室”, 荣获三门峡市“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来该院调研时称赞到:“该院驻所检察室不仅硬件一流,而且软件也是一流的,是全省高等级检察室的孵化器。”并将义马检察室的工作作为全省基层检察工作的六张名片之一在全国检察机关向全社会推出。持久不息的创建热情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的恰发展,谱写了一曲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的昂扬乐章。
义马市检察院坚持“政治立检、业务砺检、科技强检、文化育检”的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纳要。确立了再创第 届全省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把文明创建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抓手,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多次召开会议,把省、市文明委的领导请来,帮助研究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理清思路;去全国文明单位、全省文明单位学习,取长补短;开展 “强班子、抓队伍、树形象”集训活动,组织“坚定信念发扬传统”的红色教育活动,层层座谈分析,人人畅谈心得。使干警认识到创建工作只能加强、发展、前进,不能削弱、退缩、停滞。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提高工作标准,查找发展瓶颈,巩固创建成果,争创新业绩的良好局面迅速形成。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水宝泉检察长担任组长统揽全局;党组成员均为小组成员,齐抓共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工作中做到文明创建工作与检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表彰。文明创建所需经费优先考虑,建立印制规范的文字档案和声像并茂的电子档案,为创建打好基础。
丰富创建载体 促进队伍文明素质新提高
他们首先从抓队伍入手,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在争创活动中,义马市检察院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全力争创学习型机关。举力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开展“拜师学艺”活动,推荐业务骨干担任老师,让年轻干警自愿拜师学习,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使年轻干警迅速提高业务水平;创办《义马检察》杂志,要求人人动手写文章,为干警搭建学习交流和自我展示的舞台。组织干警观看《和谐拯救危机》、《大智慧》等电教片,参观党风廉政建设图片展等,使干警的思想素质有明显提高,宗旨意识、执法为民意识、严格执法意识明显增强。2011年“七一”前夕,该院女干警龚文在三门峡市检察院组织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在义马市政法委组织的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倾力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开办干警文明学校,引导干警养成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评先“文明科室”、 “文明家庭”、“文明干警”等活动,2011年共命名表彰文明科室14个,“文明家庭”40个,“文明干警”44名,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企业共同举办新春联欢晚会,与市人大进行联谊活动,组织干警到遵义、息峰集中营接受红色教育,组织干警进行拓展训练,开展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三十周年作家采风活动,使广大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大力加强队伍监督管理,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文明创建标准修定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内部监督制约长效制度,深化检务公开,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国,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实事,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义马市市委、市政府组织的2011年全市市直单位上半年工作讲实中,义马市检察院再次以高额选票当选政法部门之首。
服务中心工作 提升全省文明单位新形象
他们把文明共建、包村扶贫、济危救困,作为传播文明创建经验,展示全省明单位风采的重要载体,匠心运筹,狠抓落实,率先垂范。按照市文明委和扶贫办的安排,他们与马庄、梁沟社区结成文明共建对子,开展文明共建。
在马庄社区,他们转变帮扶思路,逐步将送钱、送物转变成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捐助科普类、农业技术类图书1200余册,农业技术项目10多项,电脑数台,架起互联网,帮助该村建起“农民夜校”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站”。
在梁沟社区,他们建立起文化大院,农村科技图书室,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使群众知法懂法;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引导村民对垃圾定期进行清运深埋,防止二次污染,有效改善了该村的卫生环境,受到广泛欢迎。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检察官。他们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月30日走访帮扶村,在义马市二十个居民社区设置了检察官联络牌,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鼓励干警积极参与为留守儿童送温暖、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受到群众称赞。2 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强震,全体干警心系灾区,在次日即为灾区捐款2万元;2010年7月24日义马发生水灾,检察干警又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们送去了1万元捐助款。捐款活动中涌现出的出差干警让家人到单位送捐、离退休干部捐出养老钱、既在单位捐款又参与社会捐助的感人事迹,反映了检察干警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展示了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
检察干警热心参与义马市的公益事业,组织干警参加春季植树活动,十年来从未间断;开展文明交通活动检察官身披绶带、手持红旗神协助交警进行道路交通疏导。开展志愿者服务,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端上一碗亲手包的饺子。
营造优美环境 展示文明单位创建新风貌
营造优美环境,建房花园式单位,对机关办公区科学规划,精心布局。使绿化区、车辆停放区、体育运动区划分合理,井然有序。种植树木花草,聘请保洁人员专门打扫卫生,保持办公区域整洁。改善办公条件,投入资金对办公楼进行全面整修,办公楼内摆放植物,悬挂书画、摄影作品,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机关食堂、健身房、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场所。为干警提供便利、丰富的文化生活 。 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安装了楼院监控系统,加强了办公楼及生活区的安全防范工作;坚持对干警及家属进行安全及文明知识教育,杜绝了各类不文明事件的发生;加强办公区及家属区的规范管理工作,防止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发生,使办公及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争创一流业绩 实现法律监督工作新发展
义马市检察院始终把打击刑事犯罪、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维定做好首要任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2011年共受理各类批准逮捕案件106件178人,批准逮捕87件148人;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24件215人,提起公诉106件180人。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8件9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7件7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件2人;涉及科级干部5人,处级干部1人、副厅级干部1人。
不断深化诉讼监督效果。坚持通过发出检察建议、同在押人员谈心、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纠正执法行为、消灭事故隐患、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向看守所及办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9份,同在押人员谈话100余次,办理再犯罪案件2起,开展安全大检查24次,纠正违法13起。其中对在押人员李某某刑期计算错误一事的纠正,更是避免了超期羁押问题的发生,也得到了在押人员的广泛好评。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职务犯罪案件先进集体,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深入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探索建立了预防部门与侦查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协调配合制度和案件线索处理制度,把预防工作贯穿于查办案件的整个过程,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千秋煤矿联合建立了全市首个检企共建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基地。组织义马市农村信用联社40余名中层干部、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到河南省第四监狱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廉政警示教育。被评为以守护和谐义马为责任,确保实现涉检零上访。变被动坐访为主动下访,深入到农村、厂矿、社区,及时把握涉检上访的苗头问题和上访群众的思想动态,变堵为疏。控申干警面对来访群众则始终保持热茶相迎,笑脸相送,从而消除上访人的对立思想、消极情绪,明辩是非,息诉罢访,满意而归。被评为全省文明接待室。
延续着光荣,承载着梦想,义马市人民检察院将以这次全省文明单位争创为契机,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永往直前的豪迈激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