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曹书明
2019年6月,按照三门峡市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领导素能提升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收获颇丰。回顾即将走过的这一年,我们有收获、有喜悦,也有砺炼,有成长。星光不负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我们留下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
有一种辛苦叫满意
今年五月份,第一件事情就是抓“双创工作,”力求用“辛苦指数”换取“双创”成果的“满意指数”。 多次召开文明创建、卫生创建会议,并下发《对照自查任务分解方案》,列出自查的问题并逐一拿出解决措施,限期完成整改提升。
政治处把这两项工作列入全年的工作重点,从组建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到整体规划,诸如薄薄的一张准考证,需要收集照片、通知、组织人员等多项程序;一本画册要从整体布局、资料修改,不少于10余次的反复定稿才可定版;一条条的考核标准需要反复斟酌、搜集、整理才可归档,每一项工作他们都要从全院考虑,从全院50余名干警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遇到问题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遇到事情一起探讨。数不清多少次,政治处的同事为了一份信息,字斟句酌,几易其稿;记不清多少次,在电子资料上传之前,她们反复检验,仔细核查;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平常,却与干警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容出现半点差错。只有心怀一颗为干警服务的拳拳之心,认真细致、踏实工作,才能完成好“双创” 工作。
上级领导对念今年的评选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内容繁杂,有些项目得重新统计。为确保报表更加规范、真实、及时,政治处主动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最终给同志们交上一了份满意的答案。
有一种机会叫改革
这一年,我们院里面临着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的系统性、重构型、整体性,带来了检察权运行的深刻变化。刑事检察部门实行“捕诉一体”的检察权运行方式,改变了过去批捕、起诉分离的运行模式,整合批捕起诉部门,一类刑事案件由一个机构、一个办案组、一个员额检察官办案组负责办理到底,统一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补充侦查、支持公诉、诉讼监督等职能。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加快处理了103起积存的稿件。
特别是88人的电信诈骗案, 该案是我们义马市检察院建院以来被告人数最多的刑事案件。受承载能力限制,88名被告人被分别关押在三门峡、渑池、新安县三地。这起案件的办理,刷新了多项纪录:被害人数和涉案金额最多,涉案人员层级最复杂,案件卷宗和电子证据数最多……第一次碰到如此庞大且疑难复杂的案件。第一检察部的干警们,一方面及时向三门峡市检察院汇报案件审查情况,请教探讨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另一方面,积极与公安机关会商,探讨案件取证方式方法、补证要求等。为了加强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负责牵头的杨松丽还特意在办公室显眼处悬挂了一块白板,对案件办理期限进行倒计时。最终成功提起公诉。
有一种保障叫后勤
“卷宗材料内发现很多金属物,如回形针、订书钉等,请大家注意卷宗归档时认真检查,避免金属物品存在,以免损坏卷宗。”新聘用的书记员一到岗,我反复交待。因为后勤保障部门虽不直接参与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却与实现各项检察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保障检察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实后盾。
办公室工作细如牛毛,我院通过提升工作站位、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保障日常管理到位。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平台及培养机制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后勤工作人员树立“后勤服务工作、服务办案、服务检察事业”的大局意识, 不断强化角色意识,实现从“被动工作” 到“主动服务” 的观念转变,主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后勤保障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从而以“超前服务,高效优质”的后勤保障工作赢得干警认可。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意识,既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又要科学有序地管理日常事务,做到管而不漏,管而不死,管而不乱,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为全院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下班和节假日期间,必须关闭电灯、空调、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的电源。”每次开例会办公室主任金舟民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通知大家。而对于办公用品则采取登记领取,办案车辆进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严格派车手续,规范车辆使用。
我的带领下,办公室完善并重新制订《机关管理规定》、《财经管理规定》、《采购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后勤保障管理制度,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还严抓各项制度落实,实现了以制度促管理的目标。
有一种责任叫坚守
7月19日下午6点1分,我院的工作群里发出通知,所有检察干警马上到办公室待命,听从上级安排,参与“7.19”事故救援、处置工作。当时我正准备下班,看到短信后马上回到办公室,并密切注意群里动态。接下来,由我带队和同事们奔赴事故现场。接下来,从救治伤者的医院到临时安置点,再到事故遇难者和伤者家属所住的酒店,时间与生命赛跑,我和同事们都紧张地忙碌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我院启动应急预案,全院上下进入应急状态。院党组要求全体干警调整至工作状态,除关键岗位留人值守外,一律听从院党组统一调遣参与救援善后工作。
我院的具体联系点是礼召社区,设立救援服务点后。我院干警两人一班,保证12小时白天在岗,主要安抚群众情绪,接受群众咨询。晚上干警则进行“警队闪烁”活动,四人一组,从夜点八点到凌晨七点,警灯闪烁,警车不停,提升群众安全感。另外设立五个服务队,入户统计、财产定损、签定协议、联系施工。
正值酷暑,从一楼到六楼,我们负责修缮的干警一层层地爬,一户户地进。汗水把衣服浸透,湿了干,干了湿,可他们丝毫没有埋怨。有的群众情绪激动,说话难听。他们耐心地听着,不厌其烦地解释着,慢慢平复了群众的情绪。
后来,我听说我院也有3名干警受轻伤,多名干警家中受到不同程度损毁,但他们依然带伤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干警李勇家室内玻璃碴满地,有一扇框不知去向。他顾不上收拾,深入社区入户登记,晚上还要参加警队闪烁工作。干警韩静的爱人双腿受伤住院,可是韩静还是和大家一样在登记任务完成后,又担任安全员,给施工人员发放"门窗安装作业安全措施及管理标准",对群众讲解安全知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个人一辈子就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事,不枯燥乏味吗?有人会问这问题,其实有时我也在问自己这问题。但现在,我会坚定地说“不”。因为爱,无所谓枯燥乏味,检察事业这条路,我选择坚定的、自信的走下去,因为它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和激情。正是因为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中,有谦和的领导和友善的同事一路陪伴,才使得我们一步一步成长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