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校园到走乡入户,从“泥腿子”走进维护公平正义的殿堂,万千苦乐参半。他始终对事业燃放自我、对人生虔诚执着,用超乎同龄人的热情、坚韧、质朴,铸就了敬业奉献的无悔青春。他就是义马市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办公室负责人韩晓波。因成绩突出,他连续多年考核为“优秀”等次,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被三门峡市检察院荣记三等功和个人嘉奖各一次,2020年2月,被评为三门峡市检察机关“检察之星”。
用绿叶之心为梦拼搏
人们常说,充满挑战的人生,注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时间回到10年前,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满腔热情,韩晓波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义马市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在此之前,作为河南省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他,在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乡村担任大学生村干部。短短的两年时间,老百姓的难、基层群众的苦,还有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希望,在他的脑海里便挥之不去。正是这些,推动着他在人民检察事业的道路上坚实而行,从不觉苦累。
虽然从未接触过检察实务,但是肯吃苦、善动脑、迎难而上的个性,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懂就问、随时记录、反复钻研。刚进院仅3个月,他就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了需要近一年才能上手的检察统计工作方法和技巧,面对繁琐而又严肃的统计数据,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所审核、汇总、上报的业务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从未出过差错。这种敢于面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品质,也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进院工作10年来,韩晓波先后从事过检察统计、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检察调研、文秘材料、案件侦查等不同岗位,分内工作主动干、分外事情协同干,哪里缺人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救火队长”成为他的另一角色。
尤其是办公室工作,又苦又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办公室得承担,还容易得罪人,很多人不愿意到办公室工作。对此,他总是说得少干得多,在人人都怕的工作岗位上,像“钉子”一样始终如一,默默无闻地坚守,尽最大能力为干警办实事、办好事,尽量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成为党组信任、同事信服的检察院中坚力量。每遇单位有重大会议,会前,他加班加点准备会议文件材料,制定筹备方案;会中,他坚持服务在第一线,打标语、摆桌牌、备材料……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求极高,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会议质量,而他每一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领导和同志们也经常说:“只要有韩主任在,我们承办什么样的会议也不怕”。
而他常对办公室干警说“办公室是全院的中枢,是为业务服务、为干警服务、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红花也须绿叶衬,我们不要怕苦怕累,不要怕得罪人,被人误解要受得住委屈,功成不必是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
用敬业之行与梦相随
把单位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看待,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会缺少动力。正如他心里所想的一样:“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我年轻,多干就可以多学,多学就可以多进步” 。面对枯燥乏味且不易出成绩的办公室工作,他满怀激情,在平凡岗位上尽情挥洒青春汗水,释放青春光热。
尤其是他在2014年起承担文秘工作以来,加班成了常态。电话响起的短促铃声、敲击键盘的噼里啪啦、问题探讨的各抒已见、笔尖触纸的沙沙作响……在不同音符组合成的一段段悦耳的旋律中,他开始了与过去不同的更为细碎、繁杂的工作。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不管如何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事项从来没有耽误过。为了以最好的工作成果完成院里各项工作任务,他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规律:白天处理事务,晚上或周末静心写材料。早上天刚亮就出发到单位,凌晨很晚才回到家,有时连续七八天,妻子和孩子都见不到他。孩子经常问妈妈:“昨天晚上爸爸回来了吗?我好几天都没有见爸爸了”。渐渐地,家人对他的“拼”由不了解到无奈,又从无奈到理解,直到现在习以为常地支持他。
工作十年来,他从未休过年休假,也很少请假,更未因请假而耽误工作。他明白,办公室人员要时刻做好准备。2018年他因妻子生孩子而请假陪产,在医院期间接到单位工作任务,不得不拜托家人照顾妻儿,自己到附近网吧把任务完成。出院后在陕县老家照顾妻儿期间,他再次接到紧急工作任务,便立即动身回单位加班完成工作。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他的身上经常发生,从未有半句怨言。他撰写或编发的信息简报多次被省、市等上级单位采用。在检察院探索开展非羁押诉讼工作中,为总结经验、撰写文稿,他整整一周都吃睡在办公室里。为了修改一个标题、提炼一个观点,他往往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最后,这份经验材料先后被河南省检察院和三门峡、义马两级市委办公室转发,并在北京“法律实证研究方法与少年司法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中央司法实务部门领导及专家的肯定与关注。
辛勤换成甘甜的果实。他先后到河南省检察院办公室、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三门峡市检察院办公室跟班学习、帮助工作,充分展现了个人良好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尤其是河南省检察院办公室专门发文致谢三门峡和义马检察院,并作出较高评价的工作鉴定。在2018年全省检察机关公文写作竞赛中,他凭借个人出色的公文写作素质和积极良好的应试心理,在全省市县两级检察机关近150名参赛选手中,获得全省第24名,在参赛的基层院选手之中,成绩名列前茅。
用担当之责与梦相随
担责任,始成长;尽责任,方进步。虽然在三门峡市各基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中,他的年龄最小、资历最浅,但越是急难险重,越是勇往直前的作风,让他深得领导和同事们信任。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声检令,他便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
2019年,在义马气化厂“7.19”爆炸事故善后处置中,面对里里外外各项任务叠加,他合理调配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安排相关工作,带头参与事故周边整夜治安巡逻任务。期间,又适逢文明单位创建关键时期,办公室承担了腾房间、改造活动室、布置版面等多项任务,一连串的工作忙得他不亦乐乎。连续两个月手机主叫通话1200多分钟,在六层办公楼的小小区域内,每天上下楼就达10000多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就是命令。他大年初二返回单位后,便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为了让参与分包路口值守的老同志能够有充足的休息,他主动请缨参加夜间卡点值守。面对夜间的寒冷,他手持测温枪和手电筒,在卡点一站就是一整夜。尤其是在得知老家父亲生病住院治疗时,也只在电话中拜托家人照顾,自己仍坚守在防控一线。与此同时,为了防止聚集感染风险,他利用空闲时间率先开始学习“钉钉”APP的各项功能,牵头组建工作群,协助院党组、指导帮助干警利用在线视频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交织,他手机不离身,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即使是下班时间也是常常通过手机在线协调、落实工作,保证了疫情期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与检察办案工作一样,检察综合工作也不可避免要接触群众,他始终以真诚相待,对到院咨询、办事的群众总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送,一把椅子相让。他自己开私家车到分包社区收集群众诉求、把个人电话号码告诉群众、定期为社区群众送法送政策……这些都是他认为应该做的分内之事。每次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中,公园里、大街上总有他的身影,他总是不辞辛苦,从宣传版面的制作、宣传展板的搬运布置,再到认真接受来访群众的咨询……他总是最忙碌的那一个人,业务部门的同事都不好意思地说:“办公室把我们的活儿都给抢了”,而他总是笑着说:“都是检察院的活儿,谁干都一样!”
“欲采风光登高处,正是繁星满天时”。虽然没有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作为一名检察干警,韩晓波用真心和行动诠释了忠诚的内涵,用业绩和奉献点缀了青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