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外表冷漠、沉默寡言的他,在内里却有一颗对检察事业炙热的心,在义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七年里,杨向阳以严于律己、踏实上进、乐于吃苦的态度,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成为了公平正义的见证者、守护者,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默默无闻的坚守,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求极致他孜孜不倦钻研工作
七年前,杨向阳硕士研究生毕业考入义马市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光荣的检察干警。入职宣誓的那天,杨向阳抚摸着胸前佩戴的检徽,仰望着面前的五星红旗,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他的内心却无限澎湃激昂。身为一名检察干警,他告诫自己要做好每一件事情,才对得起胸前的检徽和鲜艳的的国旗。七年来,他先后在案管办、办公室、民行科、公诉科等多个部门上历练,在这段时间里,走出校园进入职场,人生角色在转变,周遭环境在转变,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奋斗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在每个岗位表现出彩,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为“能文能武的好同志”。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论是写文字材料,还是办理刑事案件,杨向阳都感觉相当吃力,他发现要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为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研究手中的工作,向有经验的同事探讨学习。一页页地翻阅办案手册,一篇篇地查找案例资料,一次次地加班阅卷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寒来暑往的无数个白天里,杨向阳的身影奔波忙碌于各项工作中,到了晚上,他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疲惫的身躯几乎被卷宗材料所淹没,灵动的键盘敲击声划破深夜的寂静,习惯与孤独为伴的他,从来不曾有过一声抱怨。
在院办公室工作期间,杨向阳从事机要保密、文件收发、传递工作,并负责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作为档案工作的“门外汉”,他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信条,刻苦钻研、主动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与市档案局有关同志和其他兄弟院档案员沟通联系,寻求帮助,并不断学习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性文件,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档案制度规范,加强档案工作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归档、保存、利用制度,促进该院档案管理工作提质升级,并获得档案工作“省特级”认证和“全省档案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
靠得住他用行动赢得认可
2018年10月,杨向阳被调入公诉科,成为一名刑检干警,至今协助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百余起,其中重大复杂案件40余起,办案过程中,始终以“临渊履冰”的心态要求自己,慎重对待任何一起案件,不因案小而粗心大意,不因案大而畏缩不前,努力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杨向阳经常对同事讲“刑事案件的办理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办理案件,而是要把自己摆进去,亲身参与到办案过程中,才能真正增进办案经验,提高办案素能。”日常办案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办理的案件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包括每一个细节,在办案过程中,不能做转包商,不能当二传手,而是要在审查案件时对卷宗材料一页一页的细看,并认真做好阅卷笔录,完善好继续侦查提纲活着补充侦查提纲,在提起公诉后列好讯问提纲、举证质证提纲、答辩提纲,写好公诉意见书,制作庭审预案,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沉稳。
让杨向阳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庭审,那本是一起简单的危险驾驶案件,但由于是初次在庭上单独应对被告人,心中难免紧张,念起诉书的时候手发抖的,声音打颤,汗珠子似乎都流了下来,脑海也是是一片空白,那一刻他仿佛不是坐在公诉席上的检察官,而是坐在法官对面的被告人。这次庭审实践,让他开始检视自己,为什么会在庭审中有如此糟糕的表现,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践经验的缺乏,于是他抓住一些机会去实践,去旁听同事们的庭审,去观看庭审直播,去研习那些优秀的法律文书,然后在后来的庭审中一一去总结相关经验,逐渐的,他开始变得成熟稳重,在庭审中也更加从容自信,在这之后他指派作为公诉人参与到“2.26特大电信诈骗案”和“7.19爆炸事故案”的庭审中,这对他是更加深刻的历练,也是更加宝贵的经验财富。
能放心他用务实铸就担当
从事刑事检察工作以后,杨向阳认识到,必须要严谨细致,绝不允许出现一丝差错;面对犯罪分子,他义正言辞,通过释法说理,促使他们真诚悔过、认罪认罚;面对群众求助,他展现出铁血柔情,轻声慢语、细心周到地为大家排忧解难。杨向阳始终牢记检察为民的初心使命,在日常案件办理过程中,认真做好当事人及家属的接待工作,做好矛盾化解。有时候,有的案件当事人或家属对法律以及检察工作存在误解,对案件处理存在疑问,会以大吵大闹等极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虽然不懂什么技巧,但杨向阳凭借积极热情的待人方式,耐心谦逊的态度,法理情的融合讲解,使他的释法说理每每都能成功,不仅在群众面前树立了法律权威,也维护了义马检察的良好形象。
2020年6月份,义马市检察院接到了一起盗窃手机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名60多岁的医院清洁工,在工作期间发现被害人放在车篓里的手机,一时贪念萌生而拿走了手机,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积极认罪认罚并协助公安进行了追赃,检察机关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被害人听到情况后不了解其中原因,以为背后藏有“猫腻”,多次到公安部门质问“明明偷了我的手机了,为何还要把他放出来。”时常情绪激动,根本不听劝。作为案件的助理检察,杨向阳多次与被害人现场或者电话沟通,耐心解释不批准逮捕的原因及办案进度,积极与公安办案人员一道进行赔偿调解。站在被害人的角度去与之交谈、交心,最终让被害人放下芥蒂,消除疑虑。
对于受害人的不解,他耐心有加,对于犯罪嫌疑人,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虽然他们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基本的人权一定要保障好,法律不是只有冰冷的制裁,法律还有自己的温度。2020年9月,一名外地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身患重病,案件到审查起诉阶段后,必须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权利义务告知,并制作讯问笔录,该名犯罪嫌疑人的疾病使其无法离开住所地前来义马接受讯问,家属很着急,就跟杨向阳说明了情况,杨向阳了解家属的心情,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向部门负责人进行汇报,申请前往犯罪嫌疑人家中进行告知和讯问,获得同意后,杨向阳积极与犯罪嫌疑人家属、值班律师沟通,驱车百余里来到犯罪嫌疑人家中进行讯问并当面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讯问结束后,家属们拉着杨向阳的手一个劲的感谢,但他却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做的。”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杨向阳说,七年检察工作对他的历练还远远不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未知的挑战还很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拓者、建设者,党和国家为检察干警搭建好了舞台,他会用尽全力、找准方位、勇立潮头,回应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就是这样的信念,引领着他一步步朝着理想迈进,激励着他一次次克服前方险阻。这样的他用青春年华守望使命,以奋斗的姿态拥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