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义马市人民检察院网站!
检察风采 首页 检察风采
印象清华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03日 被阅览数: 2689 次 来源:

    “年少时清华在梦里,今有幸梦在清华里”,水木清华是无数中国学子心中梦想的殿堂,但其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得绝大多数人只能是心向往之。草长莺飞的仲春季节,感念于市领导的创新思维,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为期七天的学习和生活,所见、所训、感慨良多,这一段特殊的时光必定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独特的校史,见证着国家民族的屈辱,知耻而后勇,振兴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决心,就这样凝结在一代代清华学子的身上,百年传承。
一入清华,厚德载物四字便对我们有所感召。上世纪初梁启超为清华校训题词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是儒学的清华,秉承了儒学有理想、有事业、更要有成就,广承天下之大成,博收世界之多学。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厚重的包容精神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清华之所以历经磨难百年而不衰并且成为全国人民仍至世界向往的学府,就在于清华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
    入学以来,因课程繁重,时间有限,我们始终不敢懈怠。循循善诱,侃侃而谈的学者以幽默的语言播撒思想和智慧的灵光;如饥似渴聚精会神的学员在凝思点头中感悟,在会心的笑声中默契。短暂的培训,我们知道了要理解记者的天职,提高自己善待媒体的素养;学会边做边说,透明公正;我们懂得了做为领导者,创新管理不是增加管理,而是减少管理,要多用软权力,少用硬权力;知道了城乡统筹决策的背景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汲取毛泽东思想的营养……聆听这些讲课,或振聋发聩,或润物无声,或丝丝入扣,或寓教于乐,一流的授课水平,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每每大义微言,令人豁然开朗,常常鞭辟入里,叫人终身受益。
    七天的培训共安排了45个课时,非常紧张,有时午餐和午休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有时晚上还要听课。尽管如此,学员们还是忙里偷闲,特别是利用早上五点到八点的时间段,或三五成群、或单独一人;或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或以步代车,穿行在清华大学近五平方公里的校园里去感受她的美。
    清华之美,在于势,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感受着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都带给我新的思索和感悟。清华园的许多建筑都很古老,动辄便是上百年的历史。虽然陈旧,但绝不陈腐。这里处处是景,俯首皆是是故事,比如闻一多的雕像,那粗犷而硬朗的线条和刚毅的目光使你仿佛听到了爱国诗人刚直不阿的呐喊。就是那不起眼的菏塘,因有了朱自清的笔墨也让人心生感慨,不由的念道: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相信,人文清华,那应该是一条不断的血脉。
    清华之美,在于大气,倘佯在清华校园处处给人美感。奇花异木,比比皆是,一草一木都让人留步瑕想。各个时期的建筑独居特色而又相得宜新。庄严雄伟的大礼堂展示了罗马式与希腊式的混合美;洁白与青黛相间形成一片缟素颜色的二校门,体现了欧陆风格与中国皇家气派;图书被庄严简朴、浑然一体;紫荆公寓波浪式的布局充分利用了地势,彩光效果非常动人。
   清华之美,在于正。青年学子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聚集于此,美丽的清华园风光旖旎,是一个很适宜风华雪月的所在。但清华的学之们举止有度鲜有亲昵,大多带着书包行走匆匆,清晨和傍晚多见主动锻炼的人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瑾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浸透在清华园的每一个角落,渗进了每一个清华学子的脑海。
   学习七天,紧张而短暂。敬崇老师学术之渊博和治学之严谨,也感叹清华精神之不息。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再见了清华,言胜于行,我必将带着你的芬芳回到故乡,把你的精神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