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检察院组织这次和谐调解会,我们现在肯定还是冤家路人。我们能够平心静气坐在一起,多亏了检察院的真心爱民。” 这是曾要剑拔弩张的当事人道出的真心话。
2010年7月4日晚,家住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的张某(女,28岁)和徐某(女,87岁)是村里门挨门的邻居。张某为学开车,就将停在自己家门弟弟的一台长安之星车开走,没走多远,便将邻居徐某撞倒,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张某因无照驾驶而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移送义马市检察院后。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通过阅卷、提审发现:双方本是多年的邻居,有调解成功的基础。于是,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就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多次以朋友的身份登门拜访被害人,用真情和善的语言积极沟通和调解。检察官的一腔真情最终打动被害人及其家属对当事人的谅解,并愿意以经济赔偿的方式和解,自愿和张某亲属达成赔偿协议,且不再要求追究对方刑事责任。并在承办此案的检察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一起有可能引发上访的轻伤害案,在义马检察院检察官调解下烟消云散,检察机关也依法给予了她不起诉的宽大处理。
2010年以来,义马检察院从化解社会矛盾出发,采取真心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开展检察调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院通过检察调解,共对移送审查批捕的12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捕决定或建议侦查机关撤案;对审查起诉的7名犯罪嫌疑人提出撤销起诉或建议法院减轻或免除刑罚的量刑建议,被害人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实践证明,检察调解有利于修复犯罪给社会、给受害者以及给犯罪者本人家庭带来的创伤,快速解决事端,降低司法运作的成本,使正义及时得到伸张,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条捷径。
义马市检察院:廉政短信传递温馨警示
“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日前义马市检察院的每一名干警都会收到该院纪检部门发放的廉政短信。在十一长假即将到之时,该院为进一步规范检察干警执法行为,推进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工作,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和群众公信度,从而创新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该院从干警的言行举止细微之处着手,以发廉政短信的形式,在潜移默中强化干警自我约束能力和监督意识。短信内容涉及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的五条《禁酒令》,以及检察干警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十个严禁》的规定,小小短信时时传递温馨警示,深受干警的好评。
以国学文化提升干警素质
每周星期五,是义马市检察院干警的学习日。在常规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外,义马市检察院还为全体干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著名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的《大智慧》视频。 通过学习国学文化,引导干警提高修养,倡导干警言谈举止都要得体大方。每节课看完后,班子成员都带头结合内容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深刻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杜恩 刘华)
检察长接访制”搭起群众信任桥
“我特意挑了今天来,就是想感谢检察长帮我这个老太婆讨回公道。”3月26日是检察长水宝泉例行接访的日子,石门村的李大娘早早的来到信访局门口表示感谢。
“检察长接访制”是义马市检察院继“预约接访制”、“点名接访制”后的又一举措。该院把每个月的26日定为检察长接访日,对每一位来访人员,无论事件大小,检察长都耐心听完他们反映情况,仔细认真地阅读材料。能当场解决的当场给予答复意见,不能当场解决的也做好笔录,并移交相关部门。使每一件案件都有初步处理结果,做到了件件有回音。同时,延伸法律宣传触角,在普法的同时开展检察官走千家活动,把群众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达到息讼、息诉、息访的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