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义马市人民检察院网站!
公益诉讼 首页 公益诉讼
从扁鹊与魏文侯的一段对话说起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18日 被阅览数: 2689 次 来源:

    《龙文鞭影》记载中扁鹊曾与魏国国君魏文侯有段对话。魏氏问扁鹊家中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扁鹊回答是兄长。魏氏听后很是奇怪便接着问,即是如此,他们反而不如你出名呢?扁鹊又回答:大哥治病,能从人的神情看出征兆,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家;二哥治病,能从人的毛发看出症象,不等病发就治好了,故名不出乡里;只有我,待人家病重了才下重药,把人治好而名闻于诸侯,但病人毕竟痛太大,花费太多。
  扁鹊与魏氏这段对话委实启人深思,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即“防”比“治”好。对“病”要除之手始,不可待“病”重了才下重药,也就是说防患未然比亡羊补牢好得多。我们应该从中得到警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控制,从思想上警惕。

 


                    从思想上根除苗头, 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
    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亦, 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
    执法者与罪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次教育展览中列举的罪犯,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检察院均有涉足。既有省级院检察长的大检察官,也有基层的初级、中级、高级检察官;既有工作在办案一线的反贪、反渎干警、刑事检察干警,也有从事检察政治工作、调研工作等被视为“清水衙门”的综合部门干警。由此可见,对于检察工作而言,不论机关大小,级别高低,岗位差异,只要从事公务工作。具有了职务上的便利,就可能沦为犯罪分子。监督者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监督都更应当自学自省,严格自律,监督者也必须接受监督。


                     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从《忏悔录》腐败者违法犯罪的轨迹中,不难看出,他们的不义之财来自权力的“魔棒”,他们用权力演绎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权钱、权色交易之戏。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的工作是法律监督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检察官长期与罪犯打交道,长期接触社会的阴暗面,长期观察到形形色色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由此造就的灰色收入,一夜暴富现象。消极腐败思想的浸浮无时不在考验着干警的政治信念和职业操守。由此看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检察官和检察机关而言多么重要。世界观也是一个阵地,正确的、正面的东西不占领,必然有邪念、消极的东西去侵蚀。为此除了检察官本人的修身养性,也更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本固基。
    亡羊补牢,悔之晚矣,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

------分隔线----------------------------